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刑事拘留的条件、程序、期限有哪些?
日期:2019-09-11 浏览次数:0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纠纷,但是如果无法以一个好的方式解决进行冲突,一旦涉及到受伤等情况,就触犯到了刑事案件,那么嫌疑人被拘留条件有哪些?
接下来,信凯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为您进行解析关于刑事拘留条件程序、期限等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哪些情况可以进行刑事拘留?
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二、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多少?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拘留的期限分一般期限和延长期限两种,具体如下:
1、一般的刑事拘留期为14天,一般从进到看守所算起。在14天内侦查机关要报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包含在14天内,如核准则逮捕,否则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2、延长期限的刑事拘留期为37天,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在该期限内,侦查机关报检察院批准逮捕,如核准则逮捕,否则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从刑事拘留到法院审理要多久?
刑法规定刑拘最长是37天(但是生活中常有105天的大拘留),如果不批捕就放人,否则(2月)再提起公诉,进入审判阶段。应该是没有办法左右快点进入审理阶段的。
三、对被拘留的人讯问的期限
1、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讯问的期限: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检察院,刑诉第一百三十三条自拘留后次时起24小时以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以上就是关于刑事拘留条件、程序、期限所作的解答。除此之外,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保障性措施,是一种诉讼行为,其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本身不具有惩罚性。而有权决定采用拘留的机关一般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对于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以及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犯罪嫌疑人也有权决定拘留。
如果您对刑事拘留相关的问题还有疑问,可以咨询信凯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我们最大化保障您的权益。
推荐阅读
- 【信凯视角】离婚约定将财产全部归一方所有,债权人的权益如何保护?2024-05-06
- 【信凯视角】邯郸初中生杀人案,法律应当优先保护作为受害者的未成年人2024-03-28
- 信凯视角丨合同违约金十大常见法律问题解析2024-03-28
- 信凯视角丨婚前财产协议有用吗2024-03-04
- 信凯视角丨“私造浮桥案”再审改判:彰显法、理、情的统一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