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生 > > 正文
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每个年龄段你都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日期:2019-07-23 浏览次数:0人处在不同的年龄
不仅在生活上承担的责任不同
法律意义也有所不同
今天信凯就为大家总结一下
至关重要的法律年龄问题
以及不同年龄段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胎儿:《民法总则》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因此,一般来说,胎儿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关于胎儿的继承权,《民法总则》在第二章第一节第十六条中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另外,为体现对胎儿的特别保护,我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孕妇不适用死刑和治安拘留。”
0——1岁:《婚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1周岁以内婴儿的父亲不得向母亲提出离婚,但母亲提出离婚或者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父亲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6——7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由此看来,六岁是一个人开始行使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法定起点时间。
另外,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行走,须有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据此,未满六岁的幼儿,尚不能单独在街道上或者公路上行走。
8岁:《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10岁: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12岁: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满12岁的人可以合法地骑自行车、三轮车上路。”也就是说,年龄未满12岁的小孩在道路上骑车是违法的,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未满12周岁,共享单车也不可以骑。
14——16岁:《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民法总则》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6-18岁:这个年龄段具有与14—16具有几乎同等重要的法律意义。因为从这一年龄开始,人开始有了劳动的权利,法律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另外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年满十六周岁,可以驾驶电动车自行车或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上道行驶。”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18岁:18岁在民法上意味着成年,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在宪法意味着享有广泛的公民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权参与国家管理,担任公职和社会职务的资格,可以办理公司、企业业务。
20-22岁:《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23岁如果你事先已从法学院校及其他大学毕业并获得了相应的学历,且通过司法资格考试,你可能被任命为法官或者检察官。当然你还必须同时具备其他条件,如具有中国国籍、拥护中国宪法、身体健康等(见《检察官法》和《法官法》规定)。
25岁:《公证法》规定:“凡具备一定条件,并年满25岁——65岁的公民可以担任公证员。”
45岁如果你有志报国、为全国人民效力,并且具备相应的条件,通过法定的程序,此时,你有资格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宪法》第七十九条规定)。
55-70岁:除非另有规定,女性公务员到了这个年龄,就该退休了(《公务员法》规定)。而男性公务员可以比女性多干五年。
另外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60岁以上的为老年人,在我们的社会温暖的大家庭中,应该得到特别优待和尊敬,因为尊敬他们,就是尊敬我们自己,任何人都会老。对老年人各地制定了许多优待措施,如规定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地铁,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公园应免费向老年人开放等。
70岁:《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年满70岁以上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执行治安拘留处罚。”
75岁:以上《刑法》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死亡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财产被继承
去世以后,生前的财产若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将按照《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按照以下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既没有第一顺位的继承人,也没有第二顺位的继承人,财产被宣告为无主财产后,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我们在不同年龄享受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好应尽的法律义务,做懂法、守法的公民,这样整个社会才能更加有序健康地发展。
推荐阅读
- 【信凯视角】离婚约定将财产全部归一方所有,债权人的权益如何保护?2024-05-06
- 【信凯视角】邯郸初中生杀人案,法律应当优先保护作为受害者的未成年人2024-03-28
- 信凯案例丨诉讼保全起威力,信凯律师助当事人收回千万欠款!2024-01-15
- 信凯视角丨微信骂人一时爽,违法拘留悔终生2023-11-17
- 信凯视角丨买到烂尾楼怎么办?最高法明确购房人两大优先权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