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生 > > 正文
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谈谈法律人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
日期:2019-11-15 浏览次数:0法律人对于文字作品发表都表示重视,只是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件事的优先级不高,几乎所有的工作、家事都排在写作前面。写作这事耗时费力,需要练习,遣词造句、推敲文字,但是我们恰恰应该把写作作为一件高优先级的事来做,马上开始,并且坚持下去。因为写作本身比发表更重要。
01、去塑造个人品牌
美国学者说,“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品牌是具有价值的无形资产,用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识别的心智概念来表现其差异性,从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占据一定位置的综合反映。品牌建设具有长期性。通俗地说,品牌可以让大家在茫茫人海中一眼看到发光的你。
一次电视台采访,需要找一位法官,要求是表达流畅、思路清晰,关于劳动争议方面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刚好有人符合这个条件,但电视台却选中了另一位与他能力差不多的法官,因为他曾在一场演说会谈过一个关于劳动争议的话题,写过一些关于劳动争议审理思路的文章,还发表在一些平台上。他通过写作、演讲在一个公共空间塑造了自己的品牌:一个能够流畅表达、思路清晰的劳动争议法官,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识别度。他有技能,也有品牌,这是他被选中的原因。
站在起点上,他乐于总结和分享,参加过一次演说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了几篇文章,把平时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梳理总结了一下,写成了案件审理中需要注意问题的清单。这份清单恰恰能够帮助到初入这行的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对于律师也有指导意义,于是有了不小的传播度。在互联网时代,这个微小的优势会被不断放大。
互联网时代让我们形成了更大范围的协作,更需要标识自己,也提供了信息大范围传播和精准到达的可能。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们突然发现身处彼此相连的庞大组织中,人们形成了更大范围的协作,不再如前互联网时代一辈子可能都在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岗位,互联网时代媒介的发达提供了信息大范围传播和精准到达的可能。我们有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去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02、如何塑造个人品牌
一是定位。也就是如何在一个组织、群体、圈层中具有识别度。比如,法律界司法改革推进者、司法实务翻译者,法律新思维新技术的推广者,已有行业翘楚。我们可以是劳动争议领域致力前沿问题研究的法官,或者劳动争议领域某个子领域办案最多,实务研究最深的法官。定位越清晰,大家的印象越深。
二是持续输出。输出最通常的两种方式就是:写作与演讲。掌握这两种技能,持续练习,持续输出。传播范围的广度,很大程度来自打造的内容是否传播到某个圈层,并被受众认可。要达成这一点,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传播给谁,通过什么平台,如何精准到达。方式上,写作可算重中之重,因为研究表明互联网上传播最快的就是观点和文字——不是视频、不是声音。最后是频次,也就是说要持续地输出,持续地写作、演讲,可以通过努力多写提高频次来弥补。一个品牌的打造,关键还在于内容的持续生产能力。
个人品牌的塑造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品牌塑造的目的大概有几个,一是降低合作成本。即使是在组织的内部,跨部门的合作都需要建立在相互了解与信任基础上。有品牌标识,可以省去相互了解的成本,合作方对你能力的认识也更为准确,协作的达成更为省力。二是扩大协作范围。品牌意味着影响力,能够让你突破一般的工作半径,形成更大范围的协作关系,如果你想做成某件事,也就意味着能够调用更为广泛的资源。
我们经常说要终身学习,如果有一个演讲台,一定要想办法上去,如果有一个好的发布平台,一定要想办法写点什么发上去。如此,你可能找到一个重要的“正循环”,写作、演讲,曝光,受到关注,激励我们继续写作、演讲,内容输出越来越好,品牌效应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当我们有了更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积累,可以找一个专业领域不断深挖。作为一个法律人,品牌的设计在大方向上应该是体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但专业化和职业化有很多表现方式,专业论文并非唯一选项。比如类案的审理思路整理,这并非典型的论文,但这个内容是“干货”,有用、有料。原创性又有影响力的内容当然是首选,同时,一切有利于读者省时间,提效率的内容都有价值。
法律人的写作内容,最好符合个人品牌定位,平时做个有心人,从工作场景和需求角度出发,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内容。所以,从需求出发寻找个人品牌定位,塑造品牌,扩大影响,达成协作,不断成长。
推荐阅读
- 【信凯视角】离婚约定将财产全部归一方所有,债权人的权益如何保护?2024-05-06
- 信凯视角丨婚前房产加上配偶名字,离婚时如何分割?2023-09-28
- 信凯视角 | 投资人如何维权?从网传“中植系”暴雷说起2023-09-27
- 信凯快讯|热烈祝贺我所律师在2023“海淀律师杯”全国法律人马拉松比赛中获奖2023-09-26
- 信凯视角 | 投资人如何维权?从网传“中植系”暴雷说起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