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生 > > 正文
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法律人与心理学的撞击,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日期:2019-10-12 浏览次数:0各行各业的存在,最终是为解决人的问题而服务的。法律亦不外乎,解决人的“安全”(身心不被侵害、利益不受损害)、“需要”(利益分配、财产分割)、“发展”(机会、平等、制度与流程、保障未来的权益)及“完善”(自然人与法人、各社团组织自我完善)”等各类问题。
法律问题,究其根源,很多最初是心理问题,演变为人际和利益冲突,同时法律问题又会引发心理压力,造成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方法技巧,于法律人应对职业中的种种挑战和困惑——情绪的起伏、价值观的变化、职业倦怠等,都大有裨益。
倾听
对于大多数交流,倾听都比说话重要。积极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还有利于掌握事实情况。倾听的技术含量很高,不仅要专注、用心,还要适当地参与。
★鼓励性回应,包括点头、目光注视、简单回应;
★不随意打断,不作道德性判断,让当事人感受到尊重和接纳;
★不急于下结论,应等当事人完整表达,并且初步审核资料,再发表初步意见;
★关注谈话中有助于事情解决、有利于当事人的因素或线索。
★保持冷静、客观,在法律层面上处理问题,面对任何情况,都不能攻击当事人。
释义、说明
释义、说明又称为“内容反应”,律师把当事人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或者法律的语言“翻译”出来,反馈给当事人。一方面让律师明确自己是否完整、准确地理解当事人的陈述,另一方面让当事人整合信息,重组事件。内容反应是人们在日常沟通中经常不自觉运用的,可加强彼此的理解、促进沟通,帮助双方清晰地做决定。
共情
共情又叫同理心、同感心、投情、深入,通情达理、设身处地。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大师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对于心理咨询师而言,固然非常非常重要,是必须的,其实对于律师,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律师要为当事人解决法律问题,当然要感知和揣摩双方当事人诉求背后的情绪、心态和潜意识。
共情,不是要求律师与当事人有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去想象和理解对方。律师必须从当事人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当事人遭遇的问题及其希望达到的效果,来尽量理解当事人的各种意念,对当事人必须耐心地陪伴倾听慰抚,平息或者至少减轻当事人的愤怒或者悲伤。
非语言行为
人与人的交流,除了有声的语言,还有无声的语言,同样重要。比如目光、身体语言、声音的高低大小、停顿、衣着步态、彼此的空间距离。对于一个每天跟不同人打交道、处理纠纷的专业人士,应该要全面注意,以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
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的思维方式对于律师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完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积极关注的时候,我们必须特别客观辩证,既不消极悲观,也不盲目乐观。既要看到事情的复杂,证据上的瑕疵,法律上的风险,又要看到各方的善意、可能出现的转机。
律师与心理咨询师都是运用专业知识,提供脑力劳动的服务者。相比而言,律师比心理咨询师需要的综合能力更高,在保证法学专业性的前提下,同时贴近生动的生活现实,相信律师们掌握了这些心理咨询小技巧后可以跟客户沟通更顺畅、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
推荐阅读
- 【信凯视角】离婚约定将财产全部归一方所有,债权人的权益如何保护?2024-05-06
- 【信凯快讯】傅应俊律师应邀参加林州市2024年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做专题讲座2024-05-06
- 边卫东律师为中国交响乐团做法律专题讲座2024-05-06
- 【信凯视角】邯郸初中生杀人案,法律应当优先保护作为受害者的未成年人2024-03-28
- 信凯视角丨合同违约金十大常见法律问题解析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