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在劳动争议处理
日期:2018-07-23 浏览次数:0
罚则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仲裁委员会可以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干扰调解和仲裁活动、阻碍仲裁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
(二)提供虚假情况的;
(三)拒绝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的;
(四)对仲裁工作人员、仲裁参加人、证人、协助执行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第三十八条 处理劳动争议的仲裁工作人员在仲裁活动中,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滥用职权、泄露秘密和个人隐私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是仲裁员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予以解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工人之间,个体工商户与帮工、学徒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条 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办案规则由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第四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仲裁委员会可以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干扰调解和仲裁活动、阻碍仲裁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
(二)提供虚假情况的;
(三)拒绝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的;
(四)对仲裁工作人员、仲裁参加人、证人、协助执行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第三十八条 处理劳动争议的仲裁工作人员在仲裁活动中,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滥用职权、泄露秘密和个人隐私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是仲裁员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予以解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工人之间,个体工商户与帮工、学徒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条 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办案规则由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第四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推荐阅读
- 信凯案例丨诉讼保全起威力,信凯律师助当事人收回千万欠款!2024-01-15
- 信凯视角丨“西方臻选”“高仿董宇辉”是否涉及侵权?2023-12-26
- 信凯视角丨恒大为何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2023-10-13
- 信凯快讯|热烈祝贺我所律师在2023“海淀律师杯”全国法律人马拉松比赛中获奖2023-09-26
- 信凯案例 | 我所刑辩律师成功为当事人争取不予批捕决定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