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劳动争议超时效 民事权益尽丧失
日期:2021-06-29 浏览次数:0>>
劳动者王某由于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诉、仲裁,并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法院起诉,因而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日,湖北省石首市人民法院审结了王某劳动争议一案,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王某1979年调入建材公司工作,1984年与建材公司发生劳动争议,建材公司以王某多要建材公司石灰起运费1600元,企图占为己有,严重违反公司规定为由,以公司文件的形式对王某予以辞退,由于时间久远,建材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将文件送达给王某。王某称不知道该公司这个辞退文件,只知道公司以旷工为由要辞退自己,并多次找公司领导申诉,但王某未能提供相关证据证实。但有证人证明王某在文件下发约一个星期,找过公司领导要求上班。2002年,王某向建材公司及其主管局申诉,2004年3月王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恢复劳动关系,并缴纳养老保险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王某的申请已经超过法定的仲裁时效,驳回了王某的仲裁请求。王某不服,向石首法院起诉。
法院认为:建材公司对王某作出的辞退决定,建材公司虽不能证明已将决定送给王某,但决定作出后一星期,王某找过当时的公司总支书记,证明王某已经知道该辞退决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案的诉讼时效应从1987年1月1日起计算,王某请求保护民事权益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诉讼中,王某未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从1987年1月1日起至2002年申诉时止,依法主张过权利,王某的诉讼行为超过了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对王某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据此,法院判决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
法官提醒:发生劳动争议要及时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向法院起诉,否则,就算是真的有理也无法打赢官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后,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者工资关系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按照劳动部的有关解释,“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本案中,王某在1984年就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而直到2002年才提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百律网法律门户第一站,免费为当事人和律师搭建在线沟通平台。是咱老百姓找律师、法律咨询、打官司的最佳选择。您可以通过百律网免费找本地律师委托案件、咨询法律难题、查阅法律法规及日常法律常识等。百律网汇集全国知名律师,专职律师在线援助,有法律问题就上百律网咨询下。
推荐阅读
- 【信凯视角】离婚约定将财产全部归一方所有,债权人的权益如何保护?2024-05-06
- 信凯快讯丨胡德斌律师荣任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企业权益保护办公室对外联络处主任2023-12-01
- 信凯快讯|我所多位律师受邀参加老年人权益保护形势分析会并接受媒体采访2023-04-25
- 信凯视角|真实案件改编成热门剧,是否侵犯当事人权益?2022-09-30
- 信凯案例|反败为胜——罗士杰律师打赢房屋权属官司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