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如何合理进行遗产分配?有哪些规则?
日期:2019-09-19 浏览次数:0遗产分配我们都知道是指财产所有人死亡后根据法定继承、遗嘱或其他法律规定对其遗产的分配制度。当我们想将自己一生中积累的财产在死后留给自己的亲人时,就会撰写一份合理的遗嘱,并对其遗产进行合理的分配,那么如何才能将遗产进行合理分配呢?
关于遗产分配,下面信凯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带你进行一一了解:
一、遗产分配有哪些规则?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指的是在法定继承中确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分得的遗产份额的基本准则。继承法第13条对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做了明确规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这是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即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该平均分配遗产。该法条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
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
二、如何进行遗产分配?
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特殊情况”主要是指: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
继承人只有同时具备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两个条件的,才能在遗产分配时给予适当照顾。所谓生活有特殊困难,是指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而不是指和其他继承人相比生活质量比较差。这里的适当照顾是指分割遗产时,一般以该继承人分得遗产能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即可。如果被继承人遗留下的遗产特别多,继承人平均分配遗产就可以足额保证有特殊苦难的继承人的生活,就没有必要加以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这是继承法“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体现。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主要是指对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一般而言,他们对继承人所尽的扶养义务要比那些不与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的继承人要多一些,所以,法律规定可以多分遗产。但是,如果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而不照顾被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不仅不能多分,而且还要少分。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包含两个条件:
(1)被继承人经济上或生活上有困难,需要继承人扶助;
(2)继承人有条件和能力,却不扶养被继承人。两者需要同时具备。如果被继承人不要扶助,或者继承人没有能力和条件尽扶养义务,都不适用该规定。
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分配。
在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之间既可均等分配也可以协商分割遗产,在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也可以进行不均等分配,这是继承人自主自愿的行使其继承权的结果,法律对此不加以干预。
在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着每个继承人最后获得的实际利益。
从《继承法》第13条中的规定可以知道,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即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该平均分配遗产;但是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
以上就是关于遗产如何合理分配的一些相关知识,如果您有关于遗产类问题,可以咨询信凯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
信凯律所律师在工作之余不忘开展公益活动,走基层,访社区,去学校进行普法宣传,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信凯律师事务所联手社区服务中心举办“关爱老人”法律援助宣讲,携手街道办事处打造“315消费者维权”、“318妇女权益保护法”普法讲解,在、房产继承、遗产继承、遗嘱见证、代位继承、转继承、婚姻继承、法定继承、拆迁房屋继承等领域拥有较强的业务优势。
推荐阅读
- 【信凯视角】离婚约定将财产全部归一方所有,债权人的权益如何保护?2024-05-06
- 信凯视角丨婚前财产协议有用吗2024-03-04
- 信凯视角丨关于醉驾,有新规!2023-12-26
- 信凯公益丨法治“宪”行,普法有我2023-12-06
- 信凯视角丨婚前房产加上配偶名字,离婚时如何分割?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