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生 > > 正文
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法律人如何应对批评与指责?
日期:2019-10-28 浏览次数:0说到批评,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很多人以为,委婉的批评可能比言辞激烈的批评更容易让人接受,但意外的是,两种批评方式造成的打击是一样的。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领导力专家约瑟夫·格雷尼指出,每个人都知道,从批评中发现自己的缺点,改正并且获得成长是有好处的。但即便知道这些,面对批评时,我们仍然会觉得很难受。因为批评会威胁到人类的一大心理需求,那就是价值感。而他人的评价可能会揭穿真相,让你的价值感,比如自尊、自信会受到伤害。
作为一个群体,法律人正如其他诸多的职业集合体一样,内部成员的知识储备、业务能力、素质涵养等总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外界对于法律人的批评从来便是不缺的。
01、有时候,批评的意义重大。不仅暴露了法律人在工作中的缺点和失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众对于我国法治事业的极大热情。比如,有些司法人员工作中玩忽职守、推诿责任;有些掌握了国家权柄的高级干部在金钱、美色面前迷失自我;更有甚者,将公民赋予其的权力转过头来对付老百姓。
这些问题的发现其实就有民众批评的功劳,这不仅能够很好地促进公民对法律人的监督,同时还有利于法律得到更好地普及和遵守,是法律人工作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02、有时候,外界的批评就成了考验法律人的一道难题。法律人之所以能够成为法律人,必须要通过一场考试。这道号称“天下第一考”的门槛,将90%的人挡在了法的门前。这意味着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是异常艰辛的,更说明在法律层面,普通大众看待问题的视角,和经过系统法律学习的法律人的视角,是有较大差别的。
这不是歧视,亦不是法律人自筑台垒,高高在上,只是因为:术业有专攻。倘若普通民众看两眼案子,就能定分止争,将法律关系抽丝剥茧,娓娓道来。大学还要法学专业干什么?司法人员上任前还要培训干什么?
但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每当出现有争议的案件或者从专业角度解析争议案件的文章时,总是骂声一片。微信公众号上法律类文章的评论区常常沦陷,一些非法律专业的人士从道德、往常经验甚至非理性的揣度等角度批评法律行业是多么“黑”又是多么得令人失望。
法治历来不是能够唾手可得的东西,在谩骂中坚守这种事情,难道不是每天都在发生?有时候找来找去,真的没有办法通过刑事法律去谴责施害者,那么就只能无罪释放。可以想象民众的反应,有的大骂法官没有人性;有的批判国家的法律制度;更有甚者无中生有,大呼司法腐败。法律人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法无明文禁止不为罪”,看似最简单的一个原则,在实际执行中却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极大的阻力。外界的批评、良心的不安甚至难以抑制的怒火,是对法律人异常严肃的考验。此种境遇下,面对批评,面对指责,法律人一定要有魄力,坚守住立场,维护法律的尊严。
法律只能兼顾每个人的利益,绝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一切请求。当每个人站的位置不同,对法律的认识也就不同,预期的事实与法律事实相抵触时,从事法律的人可能成为最先不信任的对象。
推荐阅读
- 【信凯视角】离婚约定将财产全部归一方所有,债权人的权益如何保护?2024-05-06
- 我所与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签订法律顾问合同2023-11-20
- 信凯视角丨婚前房产加上配偶名字,离婚时如何分割?2023-09-28
- 信凯视角 | 投资人如何维权?从网传“中植系”暴雷说起2023-09-27
- 信凯快讯|热烈祝贺我所律师在2023“海淀律师杯”全国法律人马拉松比赛中获奖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