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生 > > 正文
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法律人的学习之路,训练>记忆!
日期:2019-10-17 浏览次数:0法律人之所以要践行学习人生,首先是因为法律本身的特性。英国大法官柯克说,法律是一门艺术,在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与实践。故而,法律人需要不断否定和修正自己过去对法律认知的过程中自我成长”是不是更合适些。
法律是社会的调整器及社会的引领者。为确保法律的安定性与可预见性,法律应保持相对稳定。但社会却须臾发展,因而,所谓法律相对稳定仅指法律精神永恒以及法律条文较长时期不变。
就法律的解释适用来说,总是伴随社会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法律人必须随时去感知社会的各种变化,并将其作为立法、司法或法律解释的经验基础。
法律人的学习,首先是为了自身素养的提升。但有责任、有担当的法律人,绝不能满足于“朝闻夕死”。在当下这个变革的时代,立法活动甚是频繁,最高司法机关的法律解释亦然,而法律和司法解释须经解释方可适用。法律人要么为立法而学习,要么为法律的解释适用而学习,要么为推动立法或法律解释适用的理论准备而学习。
学习法律的人应带有几分自傲
在一个法治社会,法律人常认为,大者能经国济世,小者能保障人权,将正义带给平民,为什么会这么自信?是因为一个人经由学习法律,通常可以获得以下能力:
1、法律知识。明了现行法制的体系、基本法律的内容、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及教济程序。
2、法律思维。依循法律逻辑,以价值取向的思考、合理的论证,解释适用法律。
3、解决争议。依法律规定,作合乎事理规划,预防争议发生于先,处理已发生的争议于后,协助建立、维护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
法律是思维的训练而非单纯的记忆
法律不一定要念得多,念得多只是记忆而已,法律是要选几个重要的题目,训练思考能力,这个思考能力用在哪里,哪里就解决问题。法律的问题千千万万,单凭记忆不行,法律是通过一些重要问题的训练,让大家养成一种思考的方法跟思考的模式。
要靠“写”来学习而不仅仅是阅读
美国的学生在图书馆都在做什么?做笔记。学生拿在手里的一本书,不仅仅是看,而是划来划去。在前面,他们会做很多的判例集,整理分析判例,或者把判例节录下来,并总结判例的原则,上课要交报告,要做笔记,要进行不同的案例的归纳。法律的学习一个是归纳一个是演绎。
德国的学生在图书馆也没有太多人休闲地看书,因为老师出了实例的题目,学生一定会在图书馆跑来跑去,这本书写完了笔记他就放回去另外拿一本来看,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是在写作。作业要交实例题的报告,一般是靠着写来学习,而不是阅读来学习。就好像我们法律人也要结合着法律的实际问题来学习。
合作学习,用问题来引导
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时就需要去想,去阅读,去设计。设计题目的时候,要阅读彻底,要把相关资料都印好。教科书中的内容都很简单的,因此把有关“善意取得”的文章都取过来,教科书上有善意取得的内容也要影印下来,装成一个小册子,这就是讨论“善意取得”时重要的资料。
需要讨论的时候,先设计一个题目,四五个人坐在一起,花一个小时来写这个题目,写好之后先不讨论,拿去影印,每一个人去影印别人的一张。然后我们再讨论,怎么写怎么说,怎么会跟我们的意见不一样,这样下来,我们这个礼拜就讨论一个善意取得,每个人都去阅读。
这个题目出来,每个人都写一个小时不要长,半个小时也可以,就拿出来相互对照,对照讨论之后,每个人回去要重新写一份。这样下来,比读几本教科书都懂得多了,而且这样理解会很深刻。
如果只是读书而没有问题引导的话,那读书都是懵懵懂懂的,如果有一个问题引导的时候,读书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很精确。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试试看,效果一定是非常显著的。
当然,法律人在学习专业知识,保持专业能力以外,如能出于兴趣爱好,不带功利性质地去读书,自然更好。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法律人应以读书为乐,开阔视野,转换气质,提升境界。再者,法律与经济、政治、文学、哲学、历史等学科皆息息相关,法律人如对这些领域都能有所涉猎,将专与闲、博与精、学与思相结合,定能有更多收获。
推荐阅读
- 【信凯视角】离婚约定将财产全部归一方所有,债权人的权益如何保护?2024-05-06
- 边卫东律师为中国交响乐团做法律专题讲座2024-05-06
- 【信凯视角】邯郸初中生杀人案,法律应当优先保护作为受害者的未成年人2024-03-28
- 信凯视角丨合同违约金十大常见法律问题解析2024-03-28
- 喜报丨信凯律所中标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延庆分局法律顾问项目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