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夫妻债务怎么认定
日期:2016-07-06 浏览次数:0
夫妻债务怎么认定?夫妻债务可以分为夫妻共同债务以及夫妻个人债务。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共同债务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债务,需要夫妻共同偿还。而夫妻个人债务则是夫妻一方的债务,另一方无需偿还。
夫妻债务的认定
一、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1、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
如果夫妻有共同举债之合意,则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均应视为共同债务。
2、夫妻是否分享债务所带来的利益。
尽管夫妻事先或事后均没有共同举债的合意,但该债务发生后,夫妻双方共同分享了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则同样应视其为共同债务。
参照上述判断标准,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如购置共同生话用品所负债务;购买、装修共同居住的住房所负债务。
(2)为支付一方医疗费用所负的债务。
(3)夫妻一方或双方为履行法定扶养义务所负的债务。
(4)履行法定赡养义务所负的债务。
(5)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
(6)夫妻从事正当的文化、教育、娱乐活动,从事体育活动等所负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7)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
(8)夫妻共同从事生产、投资经营,也包括夫妻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利益归家庭共享的情形。
(9)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夫妻协商确定共同负担的债务,即使该债务带来的利益并非婚姻共享,也应纳入夫妻共同债务。
二、夫妻个人债务的认定
夫妻个人债务是指夫妻约定为个人负担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无关家庭共同生活时所产生的债务。
下列债务可以认定为个人债务:
(1)夫妻一方的婚前债务。如夫妻一方为购置房屋等财产负担的债务,该房屋没有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应当认定为个人债务。
(2)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没有扶养义务人所负债务。
(3)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生产或者投资经营活动所负债务,且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的。
(4)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一方个人财产。附随这份遗嘱或赠与台同而来的债务也应由接受遗嘱或赠与的一方单独承担,他方无清偿责任。
(5)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夫妻双方将本属于双方的共同债务,约定由一方负担的,可以视为夫妻个人债务。但是这种约定不能当然的及于债权人,对债权人没有对抗效力,除非债权人事先知道该约定。
(6)夫妻一方因个人不合理的开支,如赌博、吸毒、酗酒所负债务。
(7)其他依法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包括夫妻一方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侵权行为所负的债务。
夫妻债务的认定
一、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1、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
如果夫妻有共同举债之合意,则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均应视为共同债务。
2、夫妻是否分享债务所带来的利益。
尽管夫妻事先或事后均没有共同举债的合意,但该债务发生后,夫妻双方共同分享了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则同样应视其为共同债务。
参照上述判断标准,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如购置共同生话用品所负债务;购买、装修共同居住的住房所负债务。
(2)为支付一方医疗费用所负的债务。
(3)夫妻一方或双方为履行法定扶养义务所负的债务。
(4)履行法定赡养义务所负的债务。
(5)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
(6)夫妻从事正当的文化、教育、娱乐活动,从事体育活动等所负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7)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
(8)夫妻共同从事生产、投资经营,也包括夫妻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利益归家庭共享的情形。
(9)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夫妻协商确定共同负担的债务,即使该债务带来的利益并非婚姻共享,也应纳入夫妻共同债务。
二、夫妻个人债务的认定
夫妻个人债务是指夫妻约定为个人负担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无关家庭共同生活时所产生的债务。
下列债务可以认定为个人债务:
(1)夫妻一方的婚前债务。如夫妻一方为购置房屋等财产负担的债务,该房屋没有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应当认定为个人债务。
(2)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没有扶养义务人所负债务。
(3)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生产或者投资经营活动所负债务,且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的。
(4)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一方个人财产。附随这份遗嘱或赠与台同而来的债务也应由接受遗嘱或赠与的一方单独承担,他方无清偿责任。
(5)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夫妻双方将本属于双方的共同债务,约定由一方负担的,可以视为夫妻个人债务。但是这种约定不能当然的及于债权人,对债权人没有对抗效力,除非债权人事先知道该约定。
(6)夫妻一方因个人不合理的开支,如赌博、吸毒、酗酒所负债务。
(7)其他依法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包括夫妻一方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侵权行为所负的债务。
上一篇:离婚夫妻债务的约定承担方式
下一篇:婚后债务分割
推荐阅读
- 信凯视角丨买到烂尾楼怎么办?最高法明确购房人两大优先权2023-09-28
- 信凯案例 | 父母出资购买房产登记子女名下,能否因父母债务而被强制执行?2023-09-28
- 信凯案例 | 胜诉!一人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2023-09-26
- 新型AI诈骗,怎么防?信凯律师来支招!2023-09-25
- 帮助客户避免“无中生有”的债务,孙俊平律师获赠锦旗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