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担保合同能否适用于劳动关系
日期:2016-07-04 浏览次数:0
担保合同能否适用于劳动关系?被担保在任职期间实施的贪污、严重违纪等行为,担保人是否应付连带责任,担保的主合同是民事关系,而被担保人实施的行为不是民法所调整的民事关系,因此担保合同不适用于劳动关系。接下来为您一一介绍。
担保合同是否适用于劳动关系?
认为,担保合同不应适用于劳动关系,理由如下:
首先,根据《担保法》第2条规定:“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该规定明确指出,对于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主债务关系,当事人可以设定担保合同确保债权实现。虽然劳动关系也是民事关系的一种,但劳动关系与民事经济关系相比,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劳动关系的主体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企业对招聘的劳动者有一定的支配、管理权力,双方存在一定的隶属关系。因此,劳动关系不符合《担保法》规定的设立担保的法定条件。
其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本案中,张某受雇于该企业,双方之间形成劳动合同关系,自然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最后,劳动者在任职期间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很多情况下企业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如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得力等。职工违法违纪,企业应该按照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等规定,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企业规章制度、内部纪律规则的修订、完善。如果动辄就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发生问题,一概将责任转嫁给他人,那企业自身的责任岂不成为空谈?
综上所述,在劳动合同领域,担保合同的设定是不适用的,由此引发的纠纷也不是民法调整的法律范畴。
担保合同是否适用于劳动关系?
认为,担保合同不应适用于劳动关系,理由如下:
首先,根据《担保法》第2条规定:“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该规定明确指出,对于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主债务关系,当事人可以设定担保合同确保债权实现。虽然劳动关系也是民事关系的一种,但劳动关系与民事经济关系相比,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劳动关系的主体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企业对招聘的劳动者有一定的支配、管理权力,双方存在一定的隶属关系。因此,劳动关系不符合《担保法》规定的设立担保的法定条件。
其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本案中,张某受雇于该企业,双方之间形成劳动合同关系,自然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最后,劳动者在任职期间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很多情况下企业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如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得力等。职工违法违纪,企业应该按照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等规定,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企业规章制度、内部纪律规则的修订、完善。如果动辄就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发生问题,一概将责任转嫁给他人,那企业自身的责任岂不成为空谈?
综上所述,在劳动合同领域,担保合同的设定是不适用的,由此引发的纠纷也不是民法调整的法律范畴。
上一篇: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下一篇:人的担保、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
推荐阅读
- 信凯视角丨合同违约金十大常见法律问题解析2024-03-28
- 我所与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签订法律顾问合同2023-11-20
- 信凯案例 | 父母出资购买房产登记子女名下,能否因父母债务而被强制执行?2023-09-28
- 信凯案例|穿透授信 房屋租赁合同巧解除2023-09-25
- 王旭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