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刑事辩护 > > 正文
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刑事案件请律师的几个误区
日期:2021-06-08 浏览次数:0
误解1:认为不需要聘请律师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能得到很多知识, 资源, 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委托人。认为,法律只是一些框架的规定。遵循步骤,普通人也可以完成整个刑事辩护。因此, 根本不需要聘请律师。
然而,法律是深刻和专业的学问。许多法学专业的科班生对法条的理解尚会偏差,更何况是普通人?而且,许多法律程序是不可逆转的,最有利的辩护意见仅在刑事诉讼中的某一时间节点才可以实现最好的辩护效果。例如, 刑事律师经常说,刑事犯罪后37天,这是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命运的关键时刻。普通人无法理解上述话语中包含的法律法规、实际经验,也不可能操作此操作。如果您认为您可以“依样画葫芦”模仿律师,这通常害了您自己的亲人。
误解2:如果嫌疑人没有被捕, 你就不必请律师。
在某种意义上,刑事案件是一个“阻击”工作,律师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法律分析,提出不同的律师意见,逐步实现了更好的辩护效果。所以,刑事案件越早, 越好。有些相对谨慎, 聪明的委托人看到蛛丝马迹时,就开始咨询律师相关的法律问题。并通过专项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工作,委托律师,此时,律师提供的意见往往使委托人和各方将受益。你不仅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开端, 但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刑事诉讼开始之前,它甚至可以让事情变得完美。
误解3:只需要律师前往见面一次
如上所述,刑事案件有一个存在由拘留变更为逮捕的诉讼程序。许多委托人会认为你可以要求律师见到你。大厅情况,然后确定后续工作。这种方式似乎“性价比”较高。但小编并不支持。
律师的会议工作并不简单沟通,更多包括案件分析计划等等。见面一次只能了解事实并为各方提供简单的法律分析。不可能让在押人员了解办案部门的态度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相对于委托会见一次,全程委托或按阶段委托律师,能让律师从大局上统筹安排辩护工作、一步步实现辩护目标。
误解5:不对律师说实话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 被告或委托人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考虑因素或顾忌,在和律师交谈中, 只谈只对自己有益的事实, 隐瞒一些实情或认为某些事实并不重要。
然而,即使它是不利的,律师也可以在此事实中进行分析,推测侦查机关对此的态度以及公诉机关可能存在的认定罪名的切入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蛛丝马迹可能会影响最终结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委托人应详尽地告知律师相关事实,以便开展工作。
以上就是信凯律师事务所为您整理的"刑事案件请律师的几个误区"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阅读。如果您还有其他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或者其他的问题,请咨询信凯网站专业的律师,我们将会为您解决疑难问题。
上一篇:什么情况下可以取保候审?
下一篇:下了逮捕证还能取保候审吗
推荐阅读
- 我所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2022-07-12
- 信凯快讯|沙云翠律师出席《大辩护》新书发布会并作主旨发言2022-06-23
- 刑事申诉的主体范围(那些人可以对案件刑事申诉?)2022-05-06
- 信凯快讯|企业合规再发力,信凯团队护“企”航2022-04-25
- 创业公司中的法律顾问有何意义?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