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生 > > 正文
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青年律师与客户进行电话沟通,要注意这5项大忌
日期:2020-07-08 浏览次数:0电话沟通是一种最常见的律师联系当事人的方式,如何进行简明扼要的电话沟通是律师高效工作的一大重要基本功。
尤其遇到类似今年疫情这般需要尽量避免出行、避免见面聚集的特殊情况时,电话沟通成为律师与当事人联系的主力。但不是每一通电话都能达到沟通目的,想要提高沟通效率,律师需要注意这5项大忌——
切忌环境嘈杂
很多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一有问题就可能给律师打电话,因此律师的手机需要24小时standby,接电话的时间随机不可捉摸。
有时可能律师正走在街上,周围人声鼎沸,还有商家促销宣传的广告广播,建议此种时刻先不要急着接电话,当务之急是找到附近较为安静的地方,再给当事人回拨电话,以便双方能够专心沟通不受外界打扰。
切忌事前无准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事人在电话沟通之前,通常会已事先通过网络、微信等方式与律师进行过简单接触。
因此律师需要注意在电话沟通前,根据之前的接触整理当事人咨询事项相关的信息,了解事件详情,以便在沟通中迅速准确的切中问题。
这样做除了能够节省时间,降低沟通成本,也有助于展现律师个人的专业形象,获取当事人的充分信赖。
切忌专业术语过多
好的律师多专业扎实、执业经验非常丰富,常面对同事、同行和法官,习惯于使用专业严谨的措辞沟通交流。但律师在面对当事人时却需要改变这一习惯,尽量少用严谨拗口的法律专业词汇,较多使用日常的、当事人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比喻,将深奥的法理和法律条文解释为通俗易懂的语言,甚至使用举例法代入类似场景,将复杂的专业问题拆解成明白浅显的语言帮助当事人理解。
这些做法可以使当事人跟上律师的思维节奏,更好的理解律师的思路,建立双方的信任,使当事人更好的配合律师工作,以便法律纠纷得到最好的解决。
切忌通话时间过长
很多刚刚执业的律师为了提高客户体验,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对客户的琐碎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往往不好意思主动挂断电话,客户不说再见,谈话就一直进行下去,其实这种做法相当不正确。
律师的工作是为当事人解决问题,追求高效、精确,这一切都需要花费时间,无休止的回答客户问题,这种做法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客户的时间。
客户总有问题,谈话无休止变长的原因只有一个——律师没能及时准确给出他们想要的那个答案,当事人感觉不到律师的胸有成竹,感觉不到律师对解决问题的信心,进而无法获得“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的信任感。
此类问题其实很好解决,专业足矣。单刀直入地点明问题实质,然后给出解决方法,直接明了,帮助当事人从乱麻一般的诸多头绪中解脱,从而使当事人对律师产生牢固信任感。
切忌全盘托出
电话沟通中,律师应仅就当事人询问的问题进行简单、易懂的解释,不需深入详尽,蜻蜓点水即可。
电话沟通虽方便,能够摆脱时间和地理环境的制约,但终究不如当面沟通来得直接方便。有些复杂问题在电话中讨论易引起误解,横生枝节,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约当事人来到律所,面对面交流有助更加充分的了解案情全貌、获取当事人的信任。
在资讯发达的当下,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电话沟通还是其他,双方摆正相互的位置,坦诚沟通才是最重要的。充分而良好的沟通是双方相互配合,作出有效决策的必要先决条件。
推荐阅读
- 赵林2024-06-04
- 【信凯快讯】傅应俊律师应邀参加林州市2024年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做专题讲座2024-05-06
- 边卫东律师为中国交响乐团做法律专题讲座2024-05-06
- 信凯视角丨合同违约金十大常见法律问题解析2024-03-28
- 胜诉公告丨2024年3月2日-3月8日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