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 > 正文
律师推荐
相关推荐
咨询推荐
TAG标签
口头承诺未签订合同附条件邀约产生法律效力吗
日期:2018-07-16 浏览次数:0
生意场上有一些企业,为了促进彼此更好的合作,双方会签订书面合同,从而建立一种契约。这种契约一旦建立,在契约未解除期间,一方若中途毁约,就会追究法律责任。不过也有一些企业之前签订的合同到期,新的合同还未签订,只是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作出口头承诺,这样的附加条约会产生法律效力吗?
【案情简介】
甲公司原系乙公司的区域代理商,双方代理合同到期后,因甲公司未完成原定业绩,乙公司拟不再与其续签合同。甲公司一再向乙公司表示续签诚意,乙公司最终同意续签合同,但前提是甲公司需向乙公司交纳60万元保证金,如甲公司下订单,则在60万元中扣除相应订单款项,甲公司同意乙公司所述方案。后甲公司仅在约定期限内向乙公司支付了10万元,乙公司遂向甲公司书面通知取消双方协议,但未退还甲公司交付的10万元。
乙公司毁约之后,甲公司找到了北京市信凯律师事务所的马庆朝律师,向海淀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公司退还其已经支付的10万元。乙公司认为该款项属于履约保证金,甲公司未在约定期限交纳足额款项违反双方约定,乙公司有权不予退还。面对乙公司的辩称,马庆朝律师在法庭上列出本案件存在的两点争议。
其一,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的续约合同并未成立。乙公司提出的是附有条件的要约,虽甲公司作出了同意续约的意思表示,但未在约定期限内交纳足额款项,则乙公司所附条件并未成立,双方续约的合同并未最终成立。
其二,乙公司已收取的10万元应当退回。因为,双方未对合同未成立的情况下已交纳款项如何处理进行约定,亦未对该款项的性质进行明确约定,双方约定的“保证金”及乙公司主张的“履约保证金”均非担保法的法定范畴。在此情况下,乙公司继续持有甲公司交纳的10万元缺乏法律依据。
最终海淀人民法院经审理调查后,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判决被告乙方退还甲方10万保证金。
【信凯律师说法】
附条件的要约不同于普通要约。即使对方做出同意的意思表示,亦不发生合同成立的法律后果,需待所附条件满足和对方同意方可成立。
交纳款项应使用法定概念,在未使用法定概念的情况下,应尽量以书面形式明确款项性质及法律后果。担保法解释中明确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定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案情简介】
甲公司原系乙公司的区域代理商,双方代理合同到期后,因甲公司未完成原定业绩,乙公司拟不再与其续签合同。甲公司一再向乙公司表示续签诚意,乙公司最终同意续签合同,但前提是甲公司需向乙公司交纳60万元保证金,如甲公司下订单,则在60万元中扣除相应订单款项,甲公司同意乙公司所述方案。后甲公司仅在约定期限内向乙公司支付了10万元,乙公司遂向甲公司书面通知取消双方协议,但未退还甲公司交付的10万元。
乙公司毁约之后,甲公司找到了北京市信凯律师事务所的马庆朝律师,向海淀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公司退还其已经支付的10万元。乙公司认为该款项属于履约保证金,甲公司未在约定期限交纳足额款项违反双方约定,乙公司有权不予退还。面对乙公司的辩称,马庆朝律师在法庭上列出本案件存在的两点争议。
其一,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的续约合同并未成立。乙公司提出的是附有条件的要约,虽甲公司作出了同意续约的意思表示,但未在约定期限内交纳足额款项,则乙公司所附条件并未成立,双方续约的合同并未最终成立。
其二,乙公司已收取的10万元应当退回。因为,双方未对合同未成立的情况下已交纳款项如何处理进行约定,亦未对该款项的性质进行明确约定,双方约定的“保证金”及乙公司主张的“履约保证金”均非担保法的法定范畴。在此情况下,乙公司继续持有甲公司交纳的10万元缺乏法律依据。
最终海淀人民法院经审理调查后,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判决被告乙方退还甲方10万保证金。
【信凯律师说法】
附条件的要约不同于普通要约。即使对方做出同意的意思表示,亦不发生合同成立的法律后果,需待所附条件满足和对方同意方可成立。
交纳款项应使用法定概念,在未使用法定概念的情况下,应尽量以书面形式明确款项性质及法律后果。担保法解释中明确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定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上一篇: 毛晓彤被生父索要5000万赡养费,这钱必须给吗?
下一篇:房产遗嘱怎么写才有效?
推荐阅读
- 胜诉公告丨2024年2月17日-23日2024-03-19
- 北京市信凯律师事务所2023年度总结大会圆满召开2024-03-05
- 信凯简介2023-12-04
- 我所王世成接受《法人》杂志采访解析手游侵权案例,谈著作权“蓝海”机会与风险2023-06-08
- 儿童节特辑|法润童心,护航成长2023-06-01